富麗堂皇的振成樓,按八卦觀念結構建造,卦與卦之間設防火墻,它像其他土樓一樣坐北朝南,調節陰陽。每卦與內層一樓采用北方四合院格式。全樓的設施布局既有蘇州園林的印跡,也有古希臘建筑的特點。堪稱中西合璧的建筑奇葩。1995年它的建筑模型與北京天壇作為中國南北圓形建筑代表參加了美國洛杉磯世界建筑展覽會,引起了轟動。
奇特巧妙的建筑設計,科學完整的功能設置,中西建筑的完美結合,精雕細琢的制作功夫,豐富的文化內涵,振成樓因此被譽為“東方建筑明珠”。
振成樓歷史
振成樓是洪坑村的林氏家族十九代林在亭的后裔興建的。林在亭因當時家境貧窮,生有三子,長子名德山、次子名仲山、三子名仁山。太平天國時期為避戰亂,率三子至永定撫市親友家刻苦學藝——打煙刀。
早在北宋年間,我國由菲律賓引進煙草,時稱瑞草,后從南雄地區引進永定縣,又稱南雄煙,那時煙草就成為我區經濟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林氏三兄弟當時看準煙草走俏個國的時機,抓住機遇,回家鄉洪坑自行經營,以3個銀元起家,辦起了第一家煙刀廠,字號“日升”。三兄弟團結奮斗、艱苦創業,以質量、信譽為宗旨,因經營有方,3年中先后在鄰村創辦起10數個廠家。老大負責在各廠檢驗質量,老二負責外采,老三負責推銷。由于煙刀的工藝獨特、價廉物美,產品走俏全國。三兄弟在廣州、上海等城市設點推銷,經過多年的艱苦奮斗,終于成了大富翁。
三兄弟致富后,四處修橋、筑路、建涼亭、辦學校,為鄉鄰做了不少公益事業。1923年民國總統黎元洪贈匾“里黨觀型”印緣于此。
兄弟三人又花了20萬光洋建造一座府第式的方型土樓——福裕樓。按高中低三落、左中右三門三格布局,兄弟既可共居一樓,又可各自成一單元。既分又合,很有特色,被福建省評為最有地方特色的方型土樓建筑,現為永定縣文物保護單位,旅游觀光點。
兄弟們事業發達,首先想到的是教育事業,因為當時農村落后,前后村都無學校。兄弟三人分家后,老二仲山在洪坑村口獨資興建了一座光漢學校,現為下村小學。1903年老三仁山在洪坑村頭又獨資興建了一所古色古香、中西合璧式學校 ——日新學堂,當時汀州府府太爺張星炳為學堂題字——“林氏蒙學堂”。至今猶存。學堂門的對聯是:“訓蒙心存愛國,為學志在新民”。之后老大、老二相繼去世,老三又想獨資興建一座工程浩大的土圓樓振成樓,因勞累過度,不幸病逝。為了繼承父志,仁山次子林鴻超,又名遜之,是清末秀才(后為民國中央參議員),他一生研究易經,琴棋詩畫,無所不通,親自設計并邀集了叔伯數兄弟合資共建振成樓。振成樓的樓名是紀念上代祖宗富成公、丕振公父子而命名的。
振成樓建于公元1912年(民國元年),因當時地處深山密林之中,交通不便,所以整整花了5年的時間,花費了8萬光洋才建造而成。1988年,被永定縣列為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3月,列為福建省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對外開放以來,先后接待了3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和游客前來參觀考察,被稱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土樓建筑”。
振成樓的結構特點
振成樓的建筑結構奇特,圓樓外左右有對稱的半月形館相輔,外觀建筑恰似一頂封建官吏的烏紗帽,主體是以我國神奇的八卦樓所布局,是樓中有樓的二環樓。外環樓是架梁式的土木結構,內環樓是磚木結構,有外土內洋之稱。外環樓墻是當地取材的生土經加工后夯筑而成,墻內每10公分厚布滿竹板式木條作墻筋,樓高19米。內外三環共有208個房間。第一層作廚房和飯廳,二層作糧倉,三、四樓則為臥室。每層樓有房間40間,配4付樓梯,按八卦方位設計,乾巽艮坤卦位為公共場所,分別為后廳、門廳和左右側門;坎震況離卦方位為住房,各配樓梯,概設門戶,戶閉自成院落,卦門開連成整體,卦與卦之間設防火隔墻,建造成輻射狀八等分,每封之間設有男女浴室和豬舍。具有卦門開即連成一體,卦門閉則自成小單元。
樓中樓是二層建筑的磚木結構,內有石雕柱腳、木刻門面,有琉璃瓦當和窗戶,二樓走廊欄桿是鑄鐵鑄成有梅蘭菊竹為圖案的欄桿,緊連著全樓中的中心大廳——樓中的重要活動中心場所,作議事廳、宴客廳,并可兼做戲臺。樓上觀戲臺上中間比兩旁高6寸,中間為客人座位、兩旁為主人座位,意味著客人比主人高一等,這也是客家好客的象征。
大廳墻壁上有不少名人和民國時期的名人名聯,其中有當時總統黎元洪為樓主人的題匾“里黨觀型”、“義行可風”、“義聲載道”等。大廳寬敞明亮、舒適宜人。其中有4根懷抱不過,兩丈余高的花崗巖大石柱拔地支撐,實為縣內外所罕見。在當時的交通不便的深山密林之中,又不可能有機械化的情況下,是如何運來的?又如何豎立起來的呢?現在仍然引起許多人的驚嘆!
大廳非常壯麗堂皇,天井中有兩個小型的花圃作點綴,更顯雅致。樓內的東西兩側設有兩口水井,也就是八卦圖中的陰陽二太極,代表日月。令人奇怪的是,東西方兩口井水的水位高低不同,東高西低而且水溫也有所不同,但井水都清涼可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全樓設有三道大門,為八卦圖中的天地人三才布局,大門門板厚20cm,配用0.5cm的鋼板加固而成,門內墻中埋有30cm方型門栓。大門一關,門栓一栓,樓內婦孺老幼則可高枕無憂了。
平時樓內居民皆從左右兩側門出入,東方住戶走地門,西方住戶走人門,而天門則長年關閉,抑或要逢年過節或婚喪喜慶等重大節日才啟開。但一般客人來則一定要開中門迎接,但有一規矩,一般客人開外環樓大門而內環環樓則不能開,從內環兩側門進入,內外兩道大門齊開時,則要七品以上的要員來到才啟開,是最隆重的歡迎儀式。
土圓樓有抗地震功能,據永定縣志記載,1940年農歷正月初六日,縣內發生強烈地震,倒塌不少方型土樓,而所有圓型土樓則安然無恙,而南溪村有一只土圓樓“環極樓”的大墻當時被震開尺余寬的裂縫,地震后又自行復合,現尚有一裂縫為證。有人說這不是神話嗎?不,是有科學道理的,因所有土樓的墻體都是設計向內傾斜,自身有“向心力”。圓形土樓可防風,因外形為弧形,風壓力不大。振成樓的獨特設計可防止火災,因卦與卦間有隔火墻,萬一失火,只能燒一卦,不會蔓延。現后廳有兩卦在1929年被人放火,現在重修的痕跡是保存下來的土樓可防火的歷史見證。土樓還可防盜,盜賊進入土樓后,八卦門如果關閉,盜賊是難以逃脫的。樓外頂墻處每卦設有瞭望臺,作為土樓里面軍事防御設施。廚房煮飯時火煙是從每間廚房中間墻中預設計好的煙囪直上瓦面冒出的。
很多游人認為早在90年前,在這深山密林之中能這樣搞出具有排污等環保意識的土樓是不可思議的。該樓設計不但有建造有抗地震、防風、防盜和防火之特點,更有冬暖夏涼之功效。1990年8月3日,日本青少年對外友好理事長森田勇浩先生在振成樓居住,體驗土樓生活,臨走前留下了評價:在土樓中暢眠一宿,又品嘗了熱情主人制作的鄉間佳肴,快樂之極,更想把這獨特的建筑和生活介紹到日本,第二天懷著無限之眷念心情踏上歸途。
1985年,振成樓的建筑模型曾同北京的天壇模型一起送往美國洛杉磯參加國際建筑模型展覽,以其獨特的風格和別具一格的造型,被認為是客家人聰明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